冬日暖阳,许多市民朋友喜欢趁着节假日结伴外出游玩。然而,外出时有一件事不容忽视,那就是:要避免被毒虫咬伤。
日前,Z女士和家人朋友一起至云南西双版纳旅游,旅途中,她不慎被蚂蚁咬伤右腿。当时感觉局部瘙痒疼痛,并无其他不适,Z女士就没多想,把这件事抛在脑后。
谁知回家几天后,Z女士发现右小腿下段皮肤红肿热痛,并出现大面积散发水疱(最大两处水疱约直径5-8cm),伴瘙痒。在家人的帮助下,Z女士被赶紧送往当地医院就医,进行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却仍然没有好转,她的左小腿下段也开始出现皮肤红肿,水疱形成,同时伴有双侧大腿下段、双肘部、前胸部、颈部多处皮疹。
几经辗转,Z女士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我院动物致伤中心求诊。经完善相关检查和动物致伤中心曹嵘主任会诊后,Z女士最终确诊为红火蚁咬伤伴皮肤软组织感染,虫咬性荨麻疹,过敏性皮炎。
这是我院接到的第一例红火蚁咬伤病例,因为在苏南地区红火蚁罕见。Z女士入院后,曹嵘主任第一时间将相关资料和照片发送到了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理事会,邀请全国知名专家进行会诊。很快,来自广西、河北、湖南等地的专家均提出了专业的建议和方案。
结合多位专家的建议和方案,在曹嵘主任的带领下,由王睿、陈星宇、陈义荣等多位专业医师组成的动物致伤团队开展病例讨论,最终拟定了科学的救治方案:首先是要用药控制患者严重的感染和过敏症状,监测生命体征。再结合本院的中药解毒方,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时排除患者体内的毒素。在抗感染方面,每日换药敷药,进行创面管理,促进患者创面的愈合和修复。通过营养支持,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治疗期间,Z女士反复出现双侧肢体对称性、游走性皮疹,由于病情反复迁延不愈,她情绪低沉,对诊疗缺乏信心。观察到这一情况后,曹嵘主任每日积极与Z女士沟通,帮助她建立信心。同时,曹嵘主任也实时将病情的发展与全国各地的专家进行交流,以文献和指南为指导,随着Z女士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最终,在医护团队的精心呵护下,Z女士双下肢创面愈合良好,全身多处皮疹也渐渐消退。住院治疗29天后,她终于可以出院回家。
有别于普通蚂蚁,红火蚁攻击性很强,且难以防治。被其蜇伤后皮肤会出现火灼感,加上通体红色的样貌,因此得名红火蚁,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收录的最具有破坏力的入侵物种之一。
红火蚁叮蜇时,会用上颚钳紧咬皮肤,同时尾部螫针刺入并释放毒液,被叮蜇处会感觉疼痛不适,继而出现红肿化脓,个别过敏体质者可能出现休克甚至死亡。同时,水泡或脓包的破裂会造成创面皮肤暴露,往往易引起严重的细菌感染。
曹嵘主任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如果在户外被不明蛇虫咬伤,第一时间以清水冲洗20分钟,不能随意涂抹疗效不明确的药膏。
此外,户外旅游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尽量穿长袖衣裤,扎紧裤腿,于裸露的皮肤涂抹蚊虫驱避药物,尽量避免在潮湿的树荫下、草地上及水边等环境坐卧。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肌肤的清洁,备好必要的消毒药水、止痒消肿抗过敏药物。如发生严重的蛇虫咬伤,及时到当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