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耳日| 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
2024年3月3日
是第25个全国爱耳日
今年爱耳日的主题是
“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
旨在提高公众对听力健康的重视
普及听力保健知识
预防和减少听力损失的发生
倡导大家共同关爱听力健康
共创美好未来
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桥梁,它能够将声波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进行解析。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声音,无论是美妙的音乐、动人的话语,还是自然的风声、雨声,都离不开耳朵的敏锐捕捉。
“爱耳日”的由来
1、耳机佩戴时间长、音量大
如今耳机已经成了很多人离不开的物品,在热闹的大街,嘈杂的地铁和公交车里,随处可见戴耳机的人。实际上,要想在嘈杂的环境中听清楚耳机里面的声音就需要调高音量,时间长了会引起听力减退,甚至是噪音性听力损失。
2、煲电话粥
有些人习惯打电话、打视频、打语音等,一聊就是几十分钟甚至是几个小时。长时间接打电话可能会损伤听力,引起神经性听力损失。
3、常常使用硬物掏耳朵
许多人喜欢掏耳朵,用金属掏耳勺,甚至是牙签、发卡等硬物掏耳朵。这些硬物很容易伤害耳道内皮肤,引起耳道炎症,甚至损伤鼓膜,引起听力损失。
4、经常出入酒吧、KTV等场所
酒吧、KTV等一些场所噪声比较大,长时间待在这种环境下,噪声会对听力造成损伤,可能就会引发突发性耳聋。
5、过度劳累,压力大情绪容易激动
人在压力过大,神经高度紧张的时候,耳朵的血管也会收缩,导致缺血缺氧,甚至可能会引发耳聋。并且压力过大,情绪不稳定,熬夜,生活不规律等都可能是引发突发性耳聋的主要原因。
6、错误的擤鼻涕方式
擤鼻涕的时候,同时捏住两侧鼻翼并且用力呼气,鼻腔后部通过咽鼓管与中耳相通。这种错误的擤鼻涕方式会把鼻腔内的分泌物驱入中耳腔,从而引发中耳炎,用力过度还可能会导致鼓膜破裂。
7、感冒、鼻炎、咽炎被忽视
鼻炎、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炎症波及到了咽鼓管,从而引发了耳部炎症,或者是鼓膜破损引发感染。